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王新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维体系构建

作者:来源: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 发布时间:2022-05-14点击数:

作者简介:王新红,法学博士,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教授,硕士生导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多项,在cssci刊物发表文章多篇,咨询报告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多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比赛奖项。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与民族理论研究的主旋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应从内容维度、价值维度、表达维度、接受维度等四个方面着眼。从内容维度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理论创新;从价值维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价值共识;从表达维度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构建民族领域的中国话语体系;从接受维度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进一步提高培育能力建设。通过理论创新、价值共享、话语转换、培育入心,实现四个方面内在的有机统一,从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到实处。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理论创新;价值观;中国话语;培育能力

十九大报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旋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边疆稳定,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具有重要意义。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在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三大主要学科相关研究范式的聚焦下,呈现出微观、中观、宏观相结合的三维立体态势。微观层面,主要是从带有民族符号性的事物诸如民族节庆、民族风俗、民族语言等方面着眼,探讨如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中观层面,主要是分别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区域自治、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专题,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手段和措施等。宏观层面,主要是侧重于围绕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等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国家建构问题,阐释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上研究较多从外部环境、条件等角度观照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本文拟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身的四个维度探讨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内容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理论创新

民族工作理论创新与新时代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是有机统一的。党的民族工作历史也是一部民族工作理论创新的历史。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地位,相关内容随后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的民族工作提出了以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基本政策的重大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涉及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民族繁荣进步等方面,集中体现了我们党民族工作理论创新的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重大理论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团结进步规律的深刻揭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根本上说,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在于推进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理论、概念和范畴的创新,增强其丰富性和时代性,强化理论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使之更加具备走近大众、贴近大众、掌握大众的强大力量。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前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推进中才能有效落实,这就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必须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我国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我国民族工作是成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民族工作的理论创新,就没有我国民族工作的成功。改革开放以来,党围绕民族工作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一方面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各族群众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切身感受和坚定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民族工作进入新时代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怎样认识民族工作、怎样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时代课题”,针对新时代民族工作领域产生的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发声,及时正确地回应了民族工作领域产生的争议和矛盾,产生了一系列民族工作领域的新论述、新观点和新判断,形成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逻辑清晰、系统完整、结构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推动民族工作理论不断创新发展。

毫无疑问,民族工作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是永无止境的。从理论创新维度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要求理论体系本身具备深刻的认识与丰富的内涵,理论的魅力即由此而来。二是要求这种理论体系内涵与社会大众需求的对接或契合。

从前者来看,如果一种理论没有真知灼见和丰富内涵,能够从多角度、多层面说明问题,提供令人信服的阐释,那么它再自我标榜具有普适价值也不会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和内心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是对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及其特征的准确把握,具有深刻、丰富的理论内蕴。首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上是一种民族认同,它以文化认同为基础并通过文化认同呈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这种认同包括各民族自身的自我认同、各民族之间的互相认同以及中华民族层面的一体性认同。其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是一种利益认同”。换言之,56个民族有着更多的共同利益和一体性联系,尤其在当下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背景下,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最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命运认同。正如2014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各民族之间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从后者来看,理论体系与社会需求的这种对接或契合状况固然有理论本身的客观基础,也要考虑人的主观选择因素。正如人们通常认识的那样,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这种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培育”到“铸牢”,正是顺应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个人发展的不断需要,并且注意到将几个方面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所以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创新,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使党的民族工作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创新适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实践要求,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与此同时,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创新也为世界上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大大提升了我国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二、价值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纽带功能

思想、意识的产生与转变有其自身的规律,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历史惯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需要考虑传统的、历史的、过去的观念,价值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支撑。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则是近百年来中国在反抗西方列强侵略中出现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要铸牢共同体意识,必然要充分考虑它所包含的56个“家庭成员”的传统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哪一个民族的事,而是56个民族共同的责任,在当前改革深入、社会转型、利益多元、矛盾纷繁的背景下,56个民族如何拥有共享的价值、文化和认同,这无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如果没有一致的趋同性的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很难落到实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则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共同的价值观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他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必须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体现,是中国最广大人民在意识形态上的最大共识,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集中表达,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能够有效凝聚56个民族的价值追求,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价值遵循。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56个民族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意义,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国家层面,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包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包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层面的展开,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即“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作为总的、整体性、根本性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决定着“培养什么样的公民”,即关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而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决定着“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社会层面的价值机制,这一中间层面的价值机制又规范我们每一个人或群体行为模式,使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通过社会层面的价值机制汇总凝聚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上,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这一总目标。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从各民族传统文化中凝练出的价值共识是中华文化的内核,在当代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也是各族人民认同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文化认同的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就是集聚社会正能量、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过程,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文化意识的过程。“在尊重多元的基础上强化一体,最根本的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内化为各族人民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起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光荣感和履行权利义务的责任感”。

三、表达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国话语体系构建

中国道路的阐释需要中国理论,中国理论需要用中国学术话语表达。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展开的民族工作理论需要表达,而使用中国学术话语才能更准确地表达这个富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为民族工作理论创新带来了新的实践资源,丰富了民族工作理论创新的实践经验宝库,同时,它也呼唤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学术概念和学术语言的创新,尽快建立一套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话语体系,以牢牢确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日常生活中的话语主导地位。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工作及民族理论话语体系不断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在这个话语体系中,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观点、方法始终贯穿其中;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话语体系在体现继承性的同时也表现出良好的创新性,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话语取得了重大进展,形成了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核心话语体系。围绕这个话语体系,催生了包括“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生命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一系列新的重要表述。

这些重要论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工作及民族理论话语体系的内涵,围绕这些新表述的理论阐释已经形成了不少成果,但从中国学术话语的构建角度来看,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有学者认为,从总体看来,目前民族工作的话语体系“对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提炼还不深入,尚未形成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不少观点和话语体系陈旧、理论与现实脱节现象十分严重,学术话语跟不上实践的创新”。例如在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解上,一些普通民众甚至某些政府工作部门过多地强调多元即强调民族之间的差异,而忽视了“一体”和中华民族的整体性一致性,这种倾向也反映在部分学术话语中。再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对其贫困原因的分析上,有些时候较多地强调了民族因素,实际上,在不少民族地方贫困的原因中,地域因素更具有普遍性,但在相关实践和学术话语中,却有意无意地将民族因素置于更突出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共同的地域因素。基于上述情况,需要在学术话语体系上及时更新推进,以准确反映我国民族工作所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有效指导下一步的民族工作实践,在全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笔者认为,在把握政治性和政策性的基础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少要实现话语体系的“三个并重”:一是显性话语与隐性话语并重。需要特别重视将政治话语、学术话语转换成民众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日常话语,将高度概念化的、抽象化的文件语言转换成个性化、生活化的生动话语,实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的有机统一。二是说理话语与叙事话语并重。说理话语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说服力,而叙事话语的开放性、平等性、日常性,在一定程度上更重视个体感受和个体审美倾向,因而更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第三是话语体系中的灌输与对话并重,灌输是我们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党的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灌输就是输送、注入,在这里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地向广大群众灌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对话则较多地体现了平等性、民主性、体验性,通过对话可以进一步加强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观念和思想,以弥补单纯灌输的不足。总之,应充分发挥灌输与对话的不同特点,达到相得益彰的目的。

四、接受维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能力建设

无论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是相对政治化、学术化的表达,而如前所述,对于各族人民群众来说,还有一个表述的通俗化和可读性问题。一般来说,深入浅出的表达更有利于受众理解接受,内化于心,诸如“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全面小康不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等等说法,就是通过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缩小理论同群众的距离,拉近群众对理论的认同,提升理论对群众实践的引导。

除此之外,要培育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应关注培育能力的建设问题。具体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培育工程而言,就是要构建一个灵活快捷、覆盖广泛、全方位、立体式的集宏观、中观、微观于一体的系统化培育体系。

首先,宏观层面上,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国家制度,这有利于扩大铸牢共同体意识的广度。这是来自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培育经验的启示,儒家思想在2000多年的传统社会中之所以一直作为主导意识形态而存在,也正是因为如此。陈寅恪曾指出:“儒者在古代本为典章学术所寄托之专家”,而“秦之法制实儒家一派学说之所附系”。汉承秦制,“遗传至晋以后,法律与礼经并称,儒家《周官》之学说悉采入法典。夫政治社会一切公私行动莫不与法典相关,而法典为儒家学说具体之实现。故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方面”。换言之,儒家思想在漫长的传统社会中占据“王官学”的地位,和它自身与传统社会的制度、法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状态是分不开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十九大报告、党章等中都有体现,是党的意志和国家意志的反映,现在的重点在于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国家制度有机结合,从而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认同实现最大化。

其次,中观层面上,树立人文化、大众化和实体化的培育理念和方式,这有利于提升铸牢共同体意识的深度。人文化的宣传理念要从传统的“漫灌式”宣传教育转变为“滴灌式”的宣传教育。充分考虑不同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特别是不同民族的心理特点,以当地群众可以接受、乐于接受的方法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大众化的宣传方式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形势,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运用微信、微博等工具,让民族团结进入每一台信息终端。实体化的宣传要将宣传教育资源向基层、社区倾斜,向普通民众贴近,创建一大批能起示范作用的社区、乡村、单位、学校,使培育活动向纵深推进,从而提升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可度。

最后,微观层面上,把握培育对象和媒介的精准化,这有利于增强铸牢共同体意识的效度。科学分析不同民族、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受众的心理特征,准确把握不同的理论需求和接受方式,及时调整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的内容及培育方式,是广大理论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应注意区分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和风格、优势和劣势,使不同媒体在传播创新理论方面达到优势互补,如解读党的重大会议和决策,宜利用传统媒体受众面广、权威性强的优势,而关系民生的政策宣传宜利用新媒体互动性强、灵活快捷的优势,从而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度。

五、四个维度的内在统一

内容维度、价值维度、表达维度、接受维度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其中,理论创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话语转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性要求,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强大的活力;载体和形式的系统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保障和必经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内蕴在内容、表达、接受维度中。四者在实践中实现内在的有机统一。

1.理论创新与话语转换的内在统一。实践是理论创新、发展的源泉,话语是思维的反映和表达。民族工作理论创新需要通过一定的话语体系呈现,而一定话语的转换、新概念的提出也彰显了民族工作的理论创新,两者内在统一,相辅相成。没有一定的话语转换就不可能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同时,没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也不可能出现话语转换。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等呼唤民族工作领域的理论创新、话语转换。民族工作只有将理论创新和话语转换有机融合统一,才能反映实践的要求、时代的心声,指导民族工作实践。

2.理论创新与培育形式载体的内在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决定于内容并为内容服务。以往民族工作理论创新往往通过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或者权威理论刊物体现,由民族工作部门或者学者解读,由上而下逐级传递,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这种传递形式固然有其权威性和准确性,但也存在着受众面窄、方式落后等缺点,毕竟民族工作关乎全局,要面向56个民族。随着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兴盛,民族工作的理论创新有了更多元、方便和快捷的培育手段和工具,如微信、微博等。但是,很多理论工作者习惯于传统的信息渠道,或者因为不熟悉新媒体技术而没有主动运用这些新兴传播工具,从而导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创新与新媒体之间存在不协调、不一致等问题。因此,民族理论工作者需要积极跟上时代步伐,研究各类培育手段的特点和功能,将不同理论创新与不同传媒链接起来,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3.话语转换与培育形式、载体的内在统一。特定文本的意义需要通过特定的话语体系表达,特定话语体系的表达需要通过特定的传播方式和手段,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工作本身,就是在新时代构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话语体系。一般说来,直观明了的内容诸如反映民族团结进步的图片、视频等应选用电子媒介,抽象的民族理论政策内容适合用印刷媒介,尤其是学术性较强的理论研究成果可选用期刊杂志。相对简单、可读,易引起普通公众关注的内容,可选择报纸。如果内容要求迅速广泛传播,则可以同步选择微信、微博、广播、电视、报纸等。

4.价值共识与理论创新、话语转换、接受维度的内在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创新、话语转换和传播形式都内含着一定的价值观,没有一定的价值观做支撑,理论创新、话语转换和传播形式就没有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就不可能实现。当下中国56个民族拥有的价值共识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贯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过程,唯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有深厚的根基,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文章原载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上一条:赵子尧 :法治中国建设的认同聚合

下一条:杨荣:“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学术品牌打造的六个着力点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