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钟金雁: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异同及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作者:来源: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 发布时间:2022-05-14点击数:

【摘要】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既有差异,又有共性。差异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两个概念截然不同,“思政课程”改革是指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课程思政”则指“其它各门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改革;共性指两者均是课程改革,需要遵循共同的德育目标、教育教学原则和课程育人规律。两类改革因差异与共性而各有其侧重,“思政课程”改革重“主渠道”质量提升及课程育人的启发性,“课程思政”改革重“微循环”拓展创新及课程育人的显化性,两者要在“立德树人”目标下,尊重各自异同,求同存异,注意价值引领的统一、方法论教育的统一、课程间独立性与开放性的统一,以有效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课程改革;协同育人

作者简介:钟金雁,女,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主持完成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项目1项、主持云南省教育厅教育规划项目、校级项目各1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1部。在《思想战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进入新时代,民族复兴任重道远,在十九大报告、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反复强调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众所周知,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对“立德树人”起重大作用。为培养时代新人,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的,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主题,高校出现课程改革热潮,“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是其中两朵浪花,要使两朵浪花相得益彰,推波助澜,形成两类课程协同育人机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两类改革的异同及其协同育人机制的形成探讨不足,有必要结合“立德树人”目标进行总结。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概念内涵的异同

“思政课程”改革与“课程思政”改革两个概念的内涵截然不同。“思政课程”改革内涵明确,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在本科层面,主要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五门课程的改革。而“课程思政”改革的内涵,学界有不同认识,多数研究成果认为“课程思政”改革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其它各门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改革。此外,部分专家认为“课程思政”改革是以“立德树人”为目的课程育人实践:“以课程为载体、以各学科知识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为契入点、以课堂实施为基本途径的育人实践活动。”还有学者将“课程思政”改革的内涵扩大,视之为高校所有课程改革的理念及方法:“指通过运作整个课程,即显性课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和各学科课程) 和隐性课程(包括物质层面的、精神层面的、行为层面的、制度层面的隐性课程),在全员参与下,对学生予以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与过程。……它既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方法。”对课程思政的不同界定反映了学者们对“课程思政”内涵的不同认识。要界定“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必须结合具体理论语境和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显然,“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意指“其它各门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思政化”改革。同时,总书记的这段指示也是针对目前高校教育教学发展中“其它各门课” 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各自为政“两张皮”的矛盾,意在通过改革,解决两类课程联系不紧,甚至互相冲突的现状,实现“两张皮”变“一张皮”,形成两类课程协同育人机制。本文讨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的差异及其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因此,“课程思政”概念并非泛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而仅指其基本内涵。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不同点

就课程而论改革,要形成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必须认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内涵的异同,其实质是要分清两类改革中课程的特点。毋庸置疑,课程指以一定教育目标为准,教师精心设计,师生共同参与的有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进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其中的“课程”就其内容、形式、具体培养目标等看,特点是完全不同的。

其一,“思政课程”改革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重在“德与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五门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内容,形成一个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旨在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基。对此,教育部已明确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铸魂”课程,铸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时代之魂,具体而言就是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做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从而建立大学生牢固的思想基础,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在“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的大前提下,其首要功能作用是“德”与“红”。

其二,“课程思政”改革中,“其它各门课”的特点重在“智与专”。此中的“课程”指非思想政治理论课,目前研究多数将它们统称“其它各门专业课”,少数把它们分层细化,“课程思政”改革先锋上海,将“其它各门课”分类为综合素养课(含通识教育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等)、专业教育课(含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自然科学课)两大类,并修订各层级“课程思政”改革的重点和标准。不论是统称还是分层细化,该类课程属于不同学科门类,有着自成系统的理论和不拘一格的学科特点,其课程内容、形式、具体培养目标是独特、多样、复杂的,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发挥不同作用,如文史哲艺等通识教育课程培养语言、逻辑、情感、理性、价值精神等人文素养,理工医农等专业课程培养物理、数学、化学等某项专业技能。总体上,这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智”与“专”等基本素质,而“德”与“红”的熏陶相对不足或被弱化。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共同点

两者在“德育”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上相同,课程育人的基本规律相同。

其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在“德育”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上相同。两类课程,都要实现“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目标,都强调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职责,形成“三全”育人格局。同时也都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坚持遵循规律,勇于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坚持协同联动,强化责任落实。

其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所要遵循的课程育人基本规律相同。两类课程均以“课程”为教学载体,有其同质面,要搞好两类课程改革,必须尊重课程育人的基本规律,了解什么是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既是师生共同的实践活动,又是有计划的教学过程,在课程教学中需要建立师生互动关系,还要明晰课程教学育人的特定目的,并最终形成一定的育人效果。故要取得课程育人的效果,必须遵循课程育人的基本规律,如拥有德才兼备的教师;要熟悉课程及了解学生;开展有计划教学的设计(内容、过程、结果评价设计);实现良性的师生互动;形成名师出高才的结果。

总之,两类课程改革目标都是把“立德树人”转化为“课程育人”,都要打造“金课”,都要在总目标及基本原则指导下,遵循课程教学的特定规律,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课程的内容供给,改进课程教学的方法,创新课程教学的载体,激活课程教学的内生动力,来实现课程育人的实效。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的不同侧重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既有差异,又有共性,共性代表了两类课程共同的目的和方向,差异反映出特点和问题,形成改革的焦点,两类课程改革有其不同侧重:

(一)“思政课程”改革重“主渠道”质量提升及课程育人的启发性

其一,“思政课程”改革重在质量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上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教育,是党和国家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党中央把它当作“第一课程”来建设,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发挥引领作用、核心作用,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不可动摇性的。“思政课程”改革不是用“课程思政”取而代之,不是从“思政课程”完全走向“课程思政”,使两者“齐一”、“趋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泯然众人,而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质量的提升来加强它的引领作用、突出其核心地位。当前随着全球化、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意识纷然杂陈,价值观念也多样多元,青年学生成才成长的外部影响因素复杂性空前,他们的思想困惑层出不穷,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不容乐观,形势迫人,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固有的自上而下的权威性、灌输性等特点,造成“思政课程”教学不同程度存在国家高度重视,学生轻视;文件重视,实践忽视;教育教学教条化、庸俗化、娱乐化、固化、僵化等多种问题,已经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引领作用、核心地位,必须通过研究新时代国家社会发展建设需要、学生成才成长需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满足时代需要,服务国家建设,促进学生成才,守好主阵地。

其二,“思政课程”改革重在启发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因“第一课程”特点,由国家统一领导,有统一的学科、课程、教学、管理体系及严格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五门课程形成有机整体,任务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三进”占领学生的灵魂,培养自己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学内容是上传下达的统一思想、毋庸置疑的观念意志,故是典型的显性教育。显性教育的统一性、权威性、灌输性,往往使教育的亲和力不足,因此“思政课程”改革重在改进教学手段方法,提高启发性:“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强调课程教学“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增强学生获得感,促进教学实效。“思政课程”改革要注意:首先,具有问题意识,关心学生及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需要,并把两者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但对党忠诚的信仰,对国家民族复兴的使命感,必须与学生自身的生存发展结合,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一体同构,提升其人、家、党、国一体的情怀,从关心学生的点滴小处着眼,才能促进学生靠拢国家社会的宏大蓝图。其次,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包括尊重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要取得实效,均需要把握规律,仅仅有热情和初心而缺乏有效方法,其教学吃力不讨好,掌握育人规律才能使教育教学事半功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努力学习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教育教学规律,兼收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育人学理,才能取得教育教学的实效。最后,要与其它学科和课程、其它教育的资源结合,如校内外文化、组织管理、监督评价、社会实践等要素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工程,以陶冶学生品行,提高德性为目的,品行德性的锻造是多学科多因素的整体作用,不能局限和孤立于本身“单打独斗”,而要实现与其它学科、社会各种教育资源的联动与整合,发挥“多拳组合”效应。

(二)“课程思政”重“微循环”拓展创新及课程育人的显化性

其一,“课程思政”改革重在拓展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它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各门课程”(综合素质课和专业课)为载体,挖掘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从而实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功能。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教育是主客体相统一的系统工程,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也概莫能外,要经历国家主流意识到学生个体意识的渗透,是外在教育不断自我内化,现实实践与自我反思相结合的立体整合系统,伴随着知情意信行不断冲击、反复、确认与稳定的知行合一的漫长锤炼,其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需要“三全”育人来实现,需要其它课程助力,“课程思政”改革就是起“主渠道”外“微循环”的辅助作用,与“思政课程”改革彼呼此应,同向同行。但社会对知识技术工具理性的崇拜,西方文化的渗透,加上综合素质课、专业课的某些学科局限,一些课程,如本应提供有力支撑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功能被西化、弱化、淡化,形成逆向消解,无法发生协同效应,极大地影响了各门课程配合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育人的实效。“课程思政”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拓展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应该也可以实现的。这是因为无论是综合素质课还是专业课程不存在绝对的“价值中立”,各学科均有其价值立场和德育内涵,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导,使其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作用得以拓展创新、凸显发挥。目前全国各高校做了很多“课程思政”改革的尝试,如上海各高校新开的“大国”系列选修课的改革实践,对高校各门综合素质课和专业课分类分层分重点进行“思政化”的建设,已效果初现。

其二,“课程思政”改革重在“显化性”。各门综合素质课、专业课,在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等方面有基础性作用和学科优势,自身内蕴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功能。故“课程思政”改革重点是借重学科优势和课程特色,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显化’,起春风化雨的作用,扭转它们此前“思政”功能乏力或逆向的偏差。“课程思政”改革要注意:一方面,注重各门课程自身质量。知识本身就蕴含价值元素,“金课”才能在培养学生素质、技能时塑造价值信念,“真善美”的“金课”自然会熏陶学生求真向善的品德;“假大空”的“水课”则腐蚀学生正确的价值体系。理论扎实、知识充盈的课程必然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价值影响,故无论是综合素质课还是专业课程,质量内容为王应成为共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要恰当彰显。要通过学科、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培养等多方加强管理、引导、协作,扭正马克思主义被西化、淡化、弱化的问题,使之与主流意识形态相统一,与社会主义建设方向相协调。

三、“立德树人”目标下两类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构建

两类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的形成,须统摄于“立德树人”的目标,尊重两者的异同,找准两类课程改革共同的基本立足点、相互融合的切入点及各自不可模糊的界限点,才能双峰并峙,联袂共舞,达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同中有异、异中求同的整体育人优势。

(一)重视价值引领,实现各类课程价值引领的统一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改革都有“立德树人”目标,这是两类课程协同育人的基本立足点,须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统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强调人才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近年来日益把德育摆在首位。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立德树人’的定位置于‘全面发展’之上”。“立德树人”的提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是由新时代的需要所催生,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文化软实力、德性力量已成为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国际竞争中重要的竞争力。“人类面临的德性调整日趋严峻,为提高我国的软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明素养,增强我国软实力,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战线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在激烈国际竞争中崛起,现代化必须物质精神都强大,社会主义仅在物质文明上与资本主义抗衡,而不能在精神文明、在人类德性文明上有所超越,趋近人性的真善美,将无法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有所贡献而被世界尊重,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没有说服力,站不住脚。

“立德树人”的远大目标是马克思所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转化为现实目标则是时代新人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备“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有奋斗”的综合素质,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才兼备。但我国高等教育重智轻德,德性教育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非常突出,不利于时代新人成长成才,加强德性教育已经箭在弦上,刻不容缓。“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类改革都要确立“德育为先”的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通过学生的小德、私德等美好品德的教育,提升社会公德与国家大德,促进人类德性文明的发展。

(二)重视方法论教育,实现各类课程方法论教育的统一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改革都存在方法论教育。这是两类课程协同育人的融合点。必须注重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教育的统一。没有知识就没有课程,知识是课程的载体,而知识同时是理论、学科和方法的载体。由系统知识构成的各学科,都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规律经验的总结,提供对万事万物的认知和方法,促进人们解决问题,探索发现新规律。学校教育就是通过课程完成学科系统知识的讲授,帮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掌握方法,从而发展自己用方法能动地改变世界的能力,用方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故而知识中的方法兼具价值,能有效塑造学生价值观。

“立德树人”教育强调“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类课程改革中知识与方法、价值的统一,反对把两者割裂。只讲知识,不讲方法和价值,知识就流于空泛;仅讲价值,而没有知识、方法,价值就变成教条,均无法实现育人的功能。只有传授知识同时输出方法,价值就在其中。所谓没有真理就没有信仰,碎片化、标签化、庸俗化、外化的知识并不能造就学生认识改造能力,信息泛滥的今天,知识的碎片无处不在,系统方法则鲜为人知,人人渴求,因此两类课程改革都要理论联系实践,从学生的需要和问题出发,用系统的方法去授业解惑,增加学生获得感,化知识为方法,化方法为德性。两类课程改革,无论课程内容如何千差万别,但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唯物辩证法和自然辩证法都是贯穿的。因此两者都面临着把课程知识背后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提炼、凸显、协同的共同任务,“教师在拥有扎实学识的同时,更应该拥有传播知识的能力,在对学生‘授之以鱼’的过程中实现‘授之以渔’的目标。”

(三)尊重课程的特点,实现两者独立性和开放性的有机统一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其课程各自不同,这是实现协同育人不可模糊的界限点,必须尊重差异,求同存异,实现各课程及学科的独立性和开放性的统一。

其一,要尊重各门课程及其学科的独立性。无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质课、专业课,都分属于不同学科门类,都有其专业性、实践性、自洽性和逻辑性等特点。各门课程特色有赖于学科的独立性、封闭性、完整性,课程是有边界的,不能无限延展。没有独立性就不可能协同,形成协同育人机制正是要尊重而非消除课程边界和特色,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强调启发性、亲和力,但不能“失威”。它根本特点是思想理论的权威性、灌输性、引领性、显性,不应丧失理论自信,要有棱有角,勇于亮剑,发挥理论权威的宣导功能;而综合素质课、专业课,则要更多尊重其学科的专业性、自洽性,保持其启发性、浸润性、引导性、隐性等优势,其思想政治元素的“显化”要适度,无视学科特点,生搬硬套嫁接思想政治元素,“思政味”过分泛化、标签化,则过犹不及。

其二,要促进各门课程间的开放性。“立德树人”的共同育人目标需要各门课程的有机联合,各尽所能,取长补短。因此要促进各门课程间的开放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能够给其它课程及教师提供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规律;其它各门课程在塑造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方面各有所长,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学理支撑。如何实现双方在不同层面的联合,各课程间需理顺学科的特性与共性,并在协同育人的框架下做功能定位,分类建设。目前上海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质课”、“专业课”三类课程进行探索,“分类厘定各自功能定位,分类开展重点建设……”但全国不可能有统一标准,需结合各校的特色学科、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主干课程进行统筹,厘清特色主次,并落实到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组织管理体系、监督评价体系中,保持各学科间的开放与合作,使协同育人机制形成。

文章原载于《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年01期

上一条:李帅: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超人类主义研究

下一条:杨志玲、赵立永: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思想基础和制度保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