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超品,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讲师、法学博士、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马克思主义理论流动站在站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专著《当代中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的制度机制》(人民出版社2020年出版),发表论文10余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观点摘编1篇。现主持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荣获云南省第十九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摘要]新时代中国道路主要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理论创新之路、历史创新之路和实践创新之路。其创新发展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相结合,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具有新的发展理念、服务模式及良性运行机制的党的群众路线道路,其内涵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拓展。
[关键词]群众路线;新时代中国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对中国道路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须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道路必须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如郝立新:“新时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是追求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和共画人民群众最大同心圆的新时代,它把实现人民的福祉和共同富裕作为最终目标,以人民群众为推动时代前进的动力……新时代是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的新时代,是继续面向现代化、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新时代”。任平:“新时代现代性中国道路的起航,按照2020、2035、2050三个时间节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完成民族复兴大业规划和明确了一条科学实在的道路”。
进一步,当前学界针对中国道路的研究,基本上是围绕着作为群众路线本质的中国道路展开,因为中国道路本身就是为了群众服务,离开群众路线就无从谈中国道路。如韩庆祥:“中国道路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即人民主体,并从政治和经济上体现了中国特色,即政治上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经济上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条道路既能加快中国发展,又能保持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性,因为党的领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人民主体力量不仅可以激发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而且可以解决难题、办成大事、
加快发展。”也有学者提出:“中国道路正走在追求协和万邦的延长线上,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一条合作共赢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秉持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文明传统,拓展了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支撑。”2019年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基于此,关于作为群众路线本质的新时代中国道路内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新时代背景下挖掘作为群众路线本质的中国道路内涵,让中国道路指引我们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变得尤为重要。
二、发展新理念是新时代中国道路的丰富和拓展
时代是理念之母,实践是理念之源,而在当今中国,时代在与日俱进,实践是永无止境的。当前处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新时代,对中国道路的内涵也要有新的认识。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与此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道路的本质。中国道路的本质是党的群众路线道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够坚定地走下去。中国道路进入新时代,具有多方面重大意义。因此,把握时代历史方位,作为群众路线本质的新时代中国道路内涵不断丰富和拓展,发展新理念是新时代的新要求,是对作为群众路线本质的中国道路内涵的丰富和拓展。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协调发展。可见,新发展理念是应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治本之策,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新时代党对中国道路继续推向前进的新的探索。新发展理念是与群众路线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40年来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党提出了系列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等等。这些新的探索紧密结合群众路线的要求,特别是“两山”理论的提出。这些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对于破解时代难题、增强时代发展动力、厚植时代发展优势具有深邃的理论指导意义。是在深化认识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在继承和弘扬前期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的基础之上,深入推进党的发展理论创新的成果。尤其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既是对中国前期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的一脉相承,又是着眼新问题、新实践的理论创新,即与时俱进。它标志着党对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新高度,是指导中国经济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的重要遵循。“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它指明了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因此,必须对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进行精准的理解和深入的把握。应当更加注意协调,协调不是平均主义,而是更加注重机会公平和资源配置均衡。因此,树立协调发展理念,重点在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东部、中部和西部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是要解决人类和自然界和谐共生的问题。值得肯定的是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群众路线展开的对新时代中国道路的全面理解,也是对新时代中国道路的深入探索。
三、创新服务模式是新时代中国道路的坚实支撑
一切为了群众,为了一切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追求,也是作为群众路线本质的新时代中国道路发展前进的立足点。为了群众就不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特殊群体。“是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还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是衡量领导干部作风是否端正的试金石。”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要在工作中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历史也反复证明了:哪个执政党脱离了人民群众,这个执政党就会丧失存在的力量源泉。群众路线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生命线。服务群众是中国道路的目标追求。党员干部在中国道路视域下践行群众路线时做到亲力亲为的同时,也要警惕“塔西佗陷阱”,这个见解后来慢慢变成了一种政治学定律,它指当一个政府失去信任时,无论它说真话还是做好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在当前社会舆论中,群众对一些基层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所作所为,或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现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怀疑和指责,开始把不时出现的食品安全、医疗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问题,把无良商家以及市场某些无序环节造成的种种乱象,都习惯性地归因于政府部门,这些都归为“塔西佗陷阱”。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临的新问题出发,有力地避免“塔西佗陷阱”,因此,在中国道路视域下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就不能仅仅依靠喊口号、贴标语、做动员,还应当创新服务模式,坚定不移地将中国道路推向前进。
目前,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处于转型期,群众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上。通过提供服务的方式为群众排忧解难,是党员干部应尽的责任。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创新为群众服务的模式,才能在新阶段真正践行党的宗旨,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具体而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创新服务模式:(1)制定配套政策服务。原有的政策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新的历史时期,要根据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群众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具体的、实际的配套政策服务,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政策服务081模式的指导下,在贯彻新政策服务模式过程中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2)强化协调服务模式的原则性。群众工作中要为人民群众提供表达利益诉求的通道,通过协商、宣传、解释等方式方法,使群众与有关部门之间、群众之间进行良性沟通,理顺关系,达成共识;在此过程中,需要强化两个原则:其一,充分尊重大多数群众意愿原则;其二,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原则。只有确保好这两个原则,协调服务模式才能真正起到发挥服务群众的作用。(3)设立专门服务。当前,困难群众在整体数量上虽不占多数,但是他们的问题和需求是最迫切的,也是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困难群众的问题不能圆满解决,往往会带来人民舆论上的巨大压力,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可以说,对困难群众提供专门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国家政治的稳定和社会和谐。质言之,能否有效地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难题,是衡量我们党的群众工作本领强不强、工作实不实的试金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突显了设立服务困难群众的专门服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创新服务模式,是党员领导干部深入群众之中,并能够处理好党群关系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坚定不移走下去的坚实支撑。
四、建立新机制是新时代中国道路的重要保障
道路引领制度建设,制度又为道路提供政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可以说,解决好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问题,就是在解放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必须要解决好这些基本的民生问题。民生问题解决好了,人民群众才能获得更大的自由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更幸福地生活。富裕群众就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使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方面更加富裕。物质是幸福的基础,群众富裕了才能更好地生活。这需要立足中国国情,制定符合新时代特色的新的制度机制。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创新人民群众利益实现的新的制度机制,是坚持和发展作为群众路线本质的新时代中国道路的重要保障。
一是建立好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不仅仅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下来,使具体的群众工作中有明确的操作规程,而且要完善社情民意的服务平台,通过设立热线电话、公开栏、听证会等多种形式有效促进社情民意的顺畅表达。及时掌握群众的迫切需求,快速表达民意、准确反映民意,真正为他们排忧解难。
二是建立健全群众工作的评估机制。党的群众工作基于自身特点来看,是党的各项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提高社会转型期的党的群众工作能力,必须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群众工作的评估机制。既要对党的整体和各级党组织的群众工作进行评估,又要对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的群众工作进行评估。通过多元方式和手段对党的群众工作进行评估。一方面,可以通过聘请权威的评估机构对党的群众工作进行专业的定性或定量研究;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等新兴手段,掌握群众对群众工作的满意程度,从而激发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工作热情。
三是全面加强法治机制。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从未减弱,我们国家要跻身强国之列,就必须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解决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健全与完善,要依靠法治来推动,依法治党就成了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法,国之公器。国家公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乎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重视加强对宪法的学习。必须看到,宪法是“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只有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才有保证;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只有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党和国家事业才能顺利进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只有宪法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才能得到坚守。有了制度机制、评估机制和法律机制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才能走得更加通畅。
总之,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群众路线展开的对新时代中国道路的全面理解,也是对新时代中国道路的深入探索。群众路线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生命线。服务群众是中国道路的目标追求。富裕群众就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使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方面更加富裕。物质是幸福的基础,群众富裕了才能更好地生活。这需要立足中国国情,制定符合新时代特色的新的制度机制。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在紧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基础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道路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这是由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群众路线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指引中国道路走向成功的必然选择。在新时代,不断丰富和拓展作为群众路线本质的中国道路的内涵,需要发展新理念,立足于服务模式的创新,立足于制度机制的创新。纵观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发展,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也是前所未有。但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定是坚定不移的,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对它的要求更高、态度更坚决、方法更得当,将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紧密结合,才能最终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富强。
文章原载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